刘更另

时间:2021/05/10

字体:[ ]

刘更另(1929~2010),男,1929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桃源县。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1959年在莫斯科季米里亚节夫农学院研究生院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工作,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更另长期深入农业生产实际,根据当地突出问题,进行试验研究,解决后立即就地推广,使之在农业增产中发挥作用。在上世纪60年代,他深入湖南省祁阳县的一个小村官山坪蹲点,当地是典型的南方红壤地带,土壤十分贫瘠,有一种“鸭屎泥”特别怕冬干,冬干后翌年插秧一直不转青、不发根、不分蘖,直到秋天才生长,产量很低,群众把这种现象叫“坐秋”。他和同事们经反复研究,得出施用磷肥和种好绿肥,不仅是改良鸭屎泥,也是改良当地黄夹泥白夹泥等低产田的有效措施,在当地获得大面积推广。上世纪70年代,湖南衡阳地区推广双季稻绿肥的种植制度,提高了耕地复种指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深受农民欢迎,但也出现了晚稻产量低,养分供应不平衡等问题。刘更另经研究提出了晚稻超早稻的技术措施,补施钾肥搞好氮磷钾平衡,和使用锌肥解决水稻“僵苗”等三个问题,促进了双季稻的更好发展。

刘更另在湖南祁阳红壤改良实验站工作近30年,前后布置了多个肥料和土壤肥力的长期试验,如水稻上施用硫酸铵、硫酸钾与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的对比试验,从1975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为水稻上施用含硫化肥和含氯化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他是我学会第三、四届理事长,第五、六、七届名誉理事长。

他的的代表作有:

1、刘更另.湖南祁阳几种农业土壤的培肥方法.中国农业科学,1964(9).

2、刘更另,高素瑞.土壤中砷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1985(4).

3、刘更另.营养元素循环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土壤学报,1992(8).

4、刘更另(主编).中国有机肥料.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5、刘更另,陈铭.湖南水田施含Cl- SO42-肥料对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效应.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