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构建现代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全面提升科学施肥水平,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10月21日,由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协办、美国环保协会(EDF)北京办事处支持的“2025年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科学施肥技术培训班”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功举办。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荣誉理事长白由路、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站长王云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李俊研究员、仇少君研究员,东北农业大学姜佰文教授、彭显龙教授,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姬景红研究员,美国环保协会北京办事处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副主任孙芳等出席会议。哈尔滨市及所辖县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种植主体、企业代表等共计7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与此同时,线上直播平台也热闹非凡,即时有1000余人次参与其中。会议由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秘书长张景丽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周卫在会上(视频连线形式)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推动粮油作物单产提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科学施肥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相信,通过这次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培训,通过各位在各自岗位上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出更多、更强的科技力量!

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站长王云龙致辞,他表示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将此次培训班定在哈尔滨举办,既为黑龙江省肥料科研推广部门和生产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也为黑龙江省谋篇布局实物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搭建了与业内专家学者黑龙江近距离接触探讨求救的平台。

美国环保协会北京办事处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副主任孙芳在讲话中指出,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最大挑战之一,已经对已经对粮食安全、农民生计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此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介绍科学施肥和固碳相关的技术,希望以培训为起点,未来跟大家一起合作,共同开展科学施肥行动,为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本次培训会汇聚了国内植物营养与肥料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形成了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和区域实践的完整知识体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荣誉理事长白由路从宏观层面解析了化肥在现代农业中的战略地位;中国农科院李俊研究员系统阐述了大豆生物固氮的分子机制与根瘤菌剂产业化应用;仇少君研究员创新性展示了基于产量反应的NE智能推荐施肥系统;东北农业大学彭显龙教授聚焦寒地水稻,分享了变量施肥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融合应用;姜佰文教授则深入剖析了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的工程化路径;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姬景红研究员针对东北黑土区特点,提出了玉米全生育期养分精准调控方案。多位专家的报告内容既体现学科前沿性,又突出技术实用性,为参训人员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知识框架。
培训会上还邀请了肥料企业人员作了相关报告。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农艺师邹朋作了题为《肥料增效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报告;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宋彦超作了题为《新洋丰粮油作物肥料新技术应用成果汇报》的报告;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小佳,作了题为《高匹配性根瘤菌赋能大豆绿色增产增效》的报告;黑龙江省达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琳《利用农牧业功能酵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黑龙江根力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锋作了题为《共享菌碳新技术 共赢农业大未来》的报告。
 
  
 
下午,学员前往黑龙江省达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观摩。
培训会以科学施肥技术为核心,通过"理论+案例"双轨教学,显著增强了农业从业者的实践操作能力。参训人员学习到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减少化肥过量使用、保护耕地质量提供了可行路径,有力推动了农业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