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18日,由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云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承办的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旨在交流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促进植物营养学科发展、繁荣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技事业。大会共吸引了16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主会场
大会设有1个主会场、18个分会场,共有332个专题报告、78份墙报展示和218篇论文摘要交流,内容涉及植物营养分子生理、根际营养、养分循环、耕地培肥、施肥技术、生态环境、化学肥料、新型肥料、肥料工艺、生物与有机肥料、绿肥、生物炭、设施作物土壤营养等18个专题,为植物营养与肥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开幕式由学会副理事长赵秉强主持。学会副理事长顾文杰致开幕式辞,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李永和教授致欢迎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周卫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回顾了学会过去一年来的工作,介绍了学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他在讲话中呼吁加强学风建设,作大作强植物营养。他表示,在优良学风的滋养与引领下,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必将迎来英才辈出、活力迸发的崭新局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出我们坚实而不可替代的“植物营养”力量!学会业务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肥料与节水处处长徐晶莹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学会进一步聚焦科学施肥关键技术攻坚、成果转化应用和协同创新,不断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把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期待学会成为推动施肥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学会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易可可向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希望,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认真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推动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发展开创新局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河南农业大学校长、河南农业科学院院长周卫,中国工程院李天来院士、张洪程院士、沈其荣院士、徐明岗院士,学会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肥料与节水处处长徐晶莹,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李永和,学会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易可可,以及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名誉理事长白由路、监事长刘宝存,副理事长赵秉强、介晓磊、张强、崔振岭、杜昌文、顾文杰出席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第九届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以及新增分支机主任委员聘书。
颁发第九届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证书
颁发第九届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证书
颁发《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2023年度优秀论文证书
颁发新增分支机构主任委员聘书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与乐斯福进行科研基金项目合作签约。学会与乐斯福携手设立科研基金,推动“开发微生物潜力提升土壤肥力及促进碳封存的新型解决方案”领域的前沿科研项目,促进该领域技术创新与突破。
学会与乐斯福进行科研基金项目合作签约
中国工程院李天来院士以“我国设施蔬菜土壤障碍状况及绿色防控思考”为题,深入分析了设施蔬菜土壤障碍问题的现状及其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探讨设施蔬菜土壤障碍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并提出土壤障碍综合治理的技术路径与对策建议,为设施蔬菜土壤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中国工程院张洪程院士以“我国大田作物栽培科技前沿与创新方向”为题,系统论述了以下核心内容:首先剖析了我国大田作物栽培领域的关键科技需求,继而从全球视野出发对作物栽培科技前沿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重点科技突破方向,并针对性地给出了推动大田作物栽培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这一报告全面构建了我国大田作物栽培科技发展的战略框架。
中国工程院沈其荣院士以“光照对木霉菌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为题,系统解析了不同光质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的差异化调控效应;通过分子机制研究,揭示了LreA/B光受体介导的MAPK信号传导途径及其下游碳氮代谢重编程机制,不仅为木霉菌工业化发酵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真菌光生物学研究建立了方法学范式。
中国工程院徐明岗院士以“我国旱地土壤磷素演变特征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为题先分析了当前我国旱地土壤磷素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总体研究思路;重点阐述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效磷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小麦玉米种植系统中土壤有效磷的农学与环境阈值;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四套磷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同时展示了在湖南祁阳开展的磷高效利用长期试验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中国工程院周卫院士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找准科研方向”主题报告中系统阐述了科研规划方法论。报告首先强调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确立科研方向,进而提出科学基金申请应当紧扣国家重大需求;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如何围绕国家战略布局谋划重大科研项目;同时系统阐述了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创新团队来实现重大科技成果布局的策略。周院士特别指出,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从基础研究到重大成果产出的完整创新链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韦革宏、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路战远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崔振岭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杜昌文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艾超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许卫锋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韦中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赵正雄分别作了题为《固氮微生物资源从精准发掘到高效利用》、《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止损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养分管理新算法与大模型构建》、《土壤光谱组学及其在精准施肥中的应用》、《禾本科作物生物固氮潜力与挖掘》、《植物向水性与根鞘营养》、《Microbial siderophore for one health》、《植物营养在服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中的机遇与挑战》的大会特邀报告。
会议设置了学术墙报交流,共展示78个墙报,经专家现场评审,评选出10个优秀墙报予以表彰,名单如下:
会议同期还召开了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及党员大会扩大会议,《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编委会会议。